机械-台风“菲特”暴露城建“软肋”
"菲特"远去,余威犹在。
来自余姚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,至10月11日,遭4天大水围城的余姚,城区积水已普遍降落,至12日可基本退去,电力、供水、电信则仍在紧张抢修中。
10月7日,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福建登陆,受其带来的云系影响,浙江大范围强降雨,给浙江造成严重灾害。
余姚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,主城区7成被淹,几成孤岛。市中心积水达1米以上,公共交通全部瘫痪停运,通讯中断,全线停水停电,所有宾馆爆满、超市抢购1空、许多家庭堕入无水无电无粮窘境。余姚市市长奚明称城市土地征收补偿标准,全市受灾损失初步估计,超过200亿元。
全城沦陷、水漫金山的再次上演,也让城市内涝再次成为人们难堪的话题,鲜明亮丽的城市,为何经不起1场特大暴雨的洗礼?
城市为何如此脆弱
其实,不但是余姚。
据来自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,受菲特影响,全省11个市80个县(市、区)986个乡(镇、街道)874.25万人受灾;余姚、奉化、安吉、上虞等18县(市、区)城市受淹。
菲特带来的豪雨让杭州市的主城区瞬间1片水世界,逢雨必涝的城西积水在半米以上,1些地段路面积水最深时1度到达两米以上。在古荡、天目山路、西溪路、学院路、滨盛路、莫干山路、拱康路、萍水路、虎跑路、密渡桥等多个路面、路段,由于积水,几成停车场,个别地段交通中断、瘫痪。在风情大道,湘湖地铁站附近路段,众多私家车在积水中熄火,很多城区社区底层住户家庭进水。
1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宁波。中心城区150多处道路、小区及低洼地段积水,由于积水,许多道路不能不采取临时封道措施,市区100多个低洼老小区,天1广场、北岸琴森、日湖花园、天水家园等100余个地下车库不同程度进水。
1夜暴雨,加上海水倒灌,温州的平阳水头、瑞安外滩成为1片泽国,当地民众在公路上撑船出行。据浙江省保监会统计,从菲特登陆,全省已接车险报案4万余起。雨势较大的温州、宁波、绍兴等地,车险报案量猛增8倍左右。
而据了解,与以往1些车辆涉水行驶受淹不同,此次大多车子是停在地下车库,乃至地面道路,由于无处可逃,才不幸被淹。
西湖成西海,甬城变泳城。如今的城市何以如此脆弱?
天灾还是人祸
不可否认,城市内涝积水,首先是极端气候的影响。此次受强台风菲特残留云系影响,浙江普遍强降雨,造成浙中、浙北地区延续暴雨、大暴雨,局部特大暴雨。
据浙江省气象台统计,从10月6日晚8时,到10月7日晚8时,浙江全省单日降雨量达150毫米,创造了浙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日降雨量。特别是宁波、温州、绍兴等地,单日降雨量普遍达200毫米左右,均到达历史高位。来自杭州气象部门的监测,10月6日8时至10月8日8时的48小时内,杭州主城区降雨量达290.8毫米。其中10月6日20时至10月7日20时,杭州国家基本气候站积累雨量达246.4毫米,打破了2007年10月8日历史最大单日降雨量191.3毫米的纪录。
由于连日暴雨,8日杭州西湖水位超过7.45米警戒线,湖水多处漫过湖堤房子产权有争议可以强拆吗,出现历史上罕见的西湖漫水现象。
而受灾最为严重的余姚,该市防指发布的信息显示,余姚进程雨量496.4毫米,全市79个监测点中有39个超过500毫米,其中最大张公岭站809毫米。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量兜头倾倒在余姚。
暴雨固然是天灾,但后果如此严重,其背后明显有城市计划、建设和管理缺点的缘由。
以杭州为例,据城建部门介绍,杭州城市路面的积水主要是通过地下管网排到城区大小河道,然后再向京杭大运河流域释放。也就是雨水的下泄主要依托河道。
目前,杭州主城区有400多条大小河道,总长超过1000千米。京杭大运河是杭城泄洪的主要渠道,城市各河道的管网也都是集中流进运河,再从运河排入下游,进杭嘉湖河网入太湖、长江或排入钱塘江。但此次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使运河等主城区河道水位延续上涨,到8日,运河、新开河、新塘河、上塘河、东河、蒋村港、莲花港、紫金港、冯家河、沿山河、上埠河和留下河等河道及西湖水位全面超警戒,1些河道河水涨到与道路齐平,乃至超出路面。
这就使1些本来要排进河道的城市积水无处可去。而另外1方面,京杭大运河的水能不能出得去还要看下游的水位。但这样的解释明显并未能完全消除市民的质疑。城西的留下地区是杭州积水最为严重的地段,几近每逢大雨必涝。
有水利专家分析,以留下为中心,其上游包括小和山的集雨面积大约为40平方千米,此范围内所有降水先汇入上埠河和东穆坞溪,集聚在留下后,经荆山桥、新开河桥和木桥如何申请拆迁补偿,汇入沿山河、余杭塘河,最后流入京杭大运河。
据悉,因6年前罗莎台风致留下严重受淹,为解决水患,相干管理部门作了许多努力,专为留下防汛打造了留下西溪路防汛应急工程,从西溪留下街道门口开始1直通到留下河,铺设了1根直径1~1.5米的雨水管,把积水引入留下河。同时,留下河边还新建了雨水排涝泵站。
但这并未改变这里的逢雨必淹的命运。留下、小和山原属城郊,周边全是农田,但近10几年来,留下区块的开发迅速,大片的农田成为1片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建筑,还建起了高教园区。土地的硬化导致土地吸收、蓄洪的能力越来越差。而另外1方面,极端天气下频繁出现的积水内涝受淹,明显当时的计划设计已满足不了现在的排水需要。
1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城东。德胜东路是杭州主城区通向下沙高教园区的1条主要道路。据悉,2005年,德胜快速路计划时,就要求在德胜路以北开挖1条9沙河,以起到分洪作用。但至今,9沙河却由于种种缘由至今未能完工。德胜东路也是逢雨必淹,此次菲特带来的强降雨,也就自然难逃恶运,成为重灾区。
城市建设应当民生优先
事实上,城市内涝其实不只在此次菲特带来的强降水,也其实不只在浙江,大多城市外表鲜明亮丽的背后,都经不过1场暴雨。
城市建设专家认为,1个城市的发展,一定离不开公道科学的计划、设计和建设。千百年来,城市大多依江河而建。